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赴台湾教育考察学习体会


襄阳一中 李后兵


2019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我们“湖北省2019年卓越工程”高中校长赴台培训团一行17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在台北教育大学聆听了6位专家教授、校长关于教育投资、实验教育、智慧校园建设、新课纲教学实践、教育创新、学校管理、特色课程建设等内容的讲座。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台湾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还参观了谷保职高、安康高中、新北高中3所学校,看到了温馨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还有热情好客的老师、彬彬有礼的学生。此次考察学习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台湾的基础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关于实验教育

台北教育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系洪福财教授跟我们分享了台湾的实验教育。2014年,台湾通过一项名为《实验教育三法》的法案,允许各界自行成立可授予正规教育资格证书与学位的实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型态、公办民营及非学校型态几种类型。这项法案的通过在台湾引起极大反响。2015年全台参与实验教育的学生数约5331人,2016年有9369人,2017年则增长至12544人,爆发速度十分惊人,超乎所有人的预期。台湾近几年的人口出生率非常低,受少子化的长年影响,导致教育结构失衡,中小学招生面临极大冲击。实验教育激发了台湾教育体制惊人的创新能量。不少有特色的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另外,招生制度的变动,也让许多办学极有特色的私立学校水涨船高,双语教学、师资弹性等特色,更让私立学校成为中产家庭的优先选择。公立学校也因获得实验教育法的支持,积极发展特色与弹性教学。学校可以不再和传统名校抢学生,灵活运用实验教育的理念与做法,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家长也可以有更多比较与选择的机会,不以考试升学率为唯一的选读标准。大学也开放了许多“特殊选才”管道。这项特殊选才管道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很会考试的“通才”或“天才”,反而强调对于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才能具有热情与才华的“专才”或“人才”,这对实验教育无疑是一项利好,它让家长与学生重新思考学习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实验教育关注更加孩子学习过程,强调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孩子专业知识的发展,让他们可以自己调配学习时间和方向,正好符合大学特殊选才的养成条件。实验教育犹如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独特的星光,也让我们看见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二、关于特色课程

南港高中校长廖纯英、板桥高中校长赖春锦、安康高中校长谢金城、辞修高中校长李坤兴分别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学校特色课程。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乐器、舞蹈、合唱、棒球、角力、西点制作、烹饪技术等等,这些特色课程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得以有效综合。通过多元社团活动,培育不怕困难、积极奋斗、勇往直前、具有挫折容忍力的孩子;培育有恒心、有毅力、负责任的孩子;培育追求梦想、发挥潜能、具有自信心的孩子。让孩子通过体验、通过欣赏,激发动机、积累经验,提高做事专注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谷保家事商业职高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设了许多职业特色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毕业后马上即可就业、创业。

台北教育大学教育学系陈蕙芬教授还跟我们分享了几所小学的办学特色。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对孩子的教育,教室是不够的,校园是不够的,这些小学把学生带到野外,带到山林,多开设学科以外的户外体验活动,提供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探索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生存能力,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形成合群、合作、服务、感恩的生活态度。陈蕙芬教授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式规划及设计等方面娓娓道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了什么是课程?怎么样有效利用在地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三、关于学校文化

我们所参访的几所学校都具有浓郁的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规范师生的行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这些学校,不仅有鲜明的办学理念、先进的教学设备、规范的制度建设、谦逊的文明礼仪、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的主题活动,还做到了让校园里的每一角落都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我们参观的这些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们努力打造优美和谐的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班级书柜随时都是开放的,阅读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习惯。学校也非常重视外在的校园环境布置,无论是教室里、走廊上还是楼梯旁,都张贴有名人名言、师生作品、地域文化……这些地方是孩子们最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这里有他们自己的优秀作品,有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推动优质教育,已是当前世界各地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建构优质教育环境,确保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育改革的目标。

总体来说,台湾的基础教育让每一位孩子接受关怀、启迪与教导,教师注重接受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追求自我成长;学校重视为孩子提供适性发展、潜能发挥的优质环境,让学生能人人就其资质,然后尽其潜能发展。

作为卓越校长培养对象,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树立全人教育、生命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融生活教育于课堂,融人文教育于课堂,把思想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其实“学会做人”比“成绩优秀”更加重要,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学会肯定他人、感激他人,不残害他人等等。基础教育担负的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工程,是奠定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为此,我们应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坚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使学校教育走向优质化、平等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促进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拥有开放的胸怀、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高贵的精神,让孩子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