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记忆

1548234164139853.jpg

编者按:

在农历己亥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收到了来自军校的一位大学生刘俊轶同学的来信,信中饱含着的对母校的深情,为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阵阵暖流。

刘俊轶同学,是我校2017届高三5班学生,在2017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国唯一一所预警系统专门院校——空军预警学院。为了学习和训练,俊轶校友300多天都没有回家了,但是他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却在与日俱增,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俊轶校友给母校写信,表达对母校的感谢与祝福。从俊轶校友质朴的话语中,我们能够真实地体会到俊轶校友在母校度过了一段美好而有意义的高中时光,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校友对母校的眷恋,对恩师的深情,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努力,以及对国家满满的责任感。作为母校,既为像俊轶这样校友的成长感到无上荣光和欣慰,也为我们的学校培养出像俊轶校友这样负责任,知感恩的学生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诗人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我们要说,无论我们的校友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在弘扬母校优秀传统,都在传播母校精神文化,都在彰显母校品牌特色。校友是母校的骄傲,更是母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历届校友成长的足迹,学生的成长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从俊轶校友的来信中,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我们的学生不仅收获了奠定未来的累累知识,更收获了受益终身的浓浓真情、老师对学校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在此,我们要为我们辛苦付出潜心育人的大爱一中老师点赞,我们要为讲诚信,守规则,负责任,知感恩,德才兼备的优秀一中学子点赞!

老师们,同学们,自2014年9月我校率先进行三环七步课堂模式建构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我们一中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的改革让我校的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的进步,讲诚信,守规则,负责任,知感恩的德育理念逐步浸润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校友的高度认可,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兄弟学校前来观摩交流,特别是为2020年的首届新高考做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中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老师们,同学们,虽然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是依然要跋山涉水,首届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骄人的育人成果、浓厚的人文氛围,五年率先改革的经验积淀等等,无不昭示着现在的一中,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越来越好的一中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都要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老师们,同学们,在稍纵即逝的重大机遇面前,我们要有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的紧张感,要有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灯下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常规落实,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做好落实,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中人,认真做到:走出校园我是一中的形象,走进校园我是一中的主人,为了共同的一中梦,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展示自己的良好素质,在新时代书写好“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一中篇章! 

 

1548315970877547.jpg 

1548316330627059.jpg

 

襄阳一中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2017届毕业生刘俊轶。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一转眼我已从母校毕业一年多了。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像是发生在昨天,年级主任“虎哥”那“为自己加油,为一中加油”的响亮口号还在耳畔萦绕……离开母校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改变了许多,如同当时我盼望的那样,我穿上了军装,肩负起了守卫国家,守护人民的责任,加入了人民空军这个光荣的集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母校的公众号,我也见证了母校的创新与成长,每每看到有其他地区的高中去学习、调研,我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一中人而感到自豪。

还记得高一刚入学时的我年少无知,调皮捣蛋,经常因为一些事情而为班集体抹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寝室玩手机被查房的老师发现了,手机被没收交给班主任罗老师了。经过一早上的纠结、懊悔和自我批判,我仿佛觉得自己像犯了罪,不敢但又不得不去找班主任,做好了被劈头盖脸一顿骂的准备。青春期的小孩正处在叛逆期,倘若当时我真要是被一顿批评,我可能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的信心。还好,班主任没有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对待犯错了的孩子,她的一个微笑让我内心的各种纠结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要努力学习,弥补过错的念头。当然,班主任也跟我讲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通过后来跟她的交流与沟通,我认识到因为无知、年幼而犯错不是一件值得羞愧甚至因此自我否定的事,反而应该从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也正是在一中学习的三年时间,我被教育如何做一个成熟的人,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事。现在看来,这是一笔比知识宝贵得多的财富。

进军校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天的学习、训练让我疲惫不堪。从刚入学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退学的兄弟已经有5个了。我想,之所以我能一直坚持着这在外人看来如同“监狱”的生活,与我在一中学到的人生道理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吧!

从去年开学到现在,粗略一算我有大概三百天没回过家了。在这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一中校园里的各种场景一次次的出现在我的梦里,有时梦到自己还在那个熟悉的教室上课,讲台上站着的或是和蔼的向老师,或是逗趣的罗老师。也梦到过自己还穿着蓝色校服短袖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后来哀求着寝室大妈“高抬贵手,放我进去”。

不管身在何处,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一中人”,始终挂念着李校长那迷人的笑靥。祝一中越办越好,祝各位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2017届毕业生刘俊轶

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