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防治学生欺凌,根据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教督[2017]10号)及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关于防治学生欺凌的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以形成防治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保障,以教育为先、防治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为原则,健全防治、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规章制度和机制,确保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二、治理内容

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三、治理措施

(一)积极加强防治。学校将防治放在优先位置,特别是培养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群体的积极防治和自觉反对学生欺凌的意识、方式方法,完善日常管理措施,及时排查处理可能发生学生欺凌事件的苗头隐患。

1、切实加强教育。落实《道德与法治》《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育,增加反欺凌教学内容,定期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学生及家长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将防欺凌教育融入班工作,纳入教师培训内容。

2、开展家长培训。要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开展专题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注重家风建设,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的知识。

3、严格落实日常管理。各年级、处室要根据相关文件和规定,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日常管理,提高防治学生欺凌治理能力。要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团委书记、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法律顾问、学生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设置警务室和报警点,落实“一校一警”巡查护校制度。加快推进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落实安全保卫、宿舍管理、值班、巡查等制度,加强班级管理。要尽快完善相关制度要求,主要包括:相关岗位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职责、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及校规校纪处罚规定等。

4、定期开展排查。相关处室和年级要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办公室、信息中心要统一设置防欺凌投诉与咨询电话、邮箱,建立工作规定和流程,专人负责,及时处置。

(二)依法依规处置。建立健全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程序和规定,发现欺凌事件或苗头性倾向,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稳妥处置。

1、严格规范调查处理。学校对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举报的学生欺凌事件,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

2、妥善处理申诉请求。我校具体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由学工处牵头负责。处室年级处理程序妥当、事件比较清晰的,应以该处理结果为准;确需复查的,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组织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和校外专家等组成调查小组启动复查。复查工作应在15日内完成,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进行认定,提出处置意见并通知家长、学生。涉法涉诉案件等不宜由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受理的,应明确告知当事人,引导其及时纳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

3、强化教育惩戒作用。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年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年级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对于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工处、年级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工处、年级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教务处负责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未成年人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规定,对构成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专门(工读)学校招生入学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学校将联络公安机关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依法处置。对依法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纪律处分,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处分,必要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工读)学校。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

1、完善培训机制。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培训融入每学期的教师业务培训内容。教务处要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与处置专题培训,培训纳入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2、建立考评机制。将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处室年级考评内容,纳入处室年级月考核内容及相关部门、年级、班级负责同志的学期和学年考评。

3、建立问责处理机制。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处室年级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处室年级通过通报、约谈、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健全依法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明确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学生欺凌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开展以防治学生欺凌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推进学校在规章制度中补充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落实各项防治和处置学生欺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及对实施欺凌学生进行教育。

(四)开展落实年行动。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统一部署,在2018年开展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掀起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治理氛围。

1、行动目标。建立健全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制度健全、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局面,推动形成学生欺凌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

2、行动内容。一是落实工作机构,做到责任到位。设立工作机构,明确负责人、联系人及各处室年级责任联络员,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我校官方网站公开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机构名称、办公电话、实施方案)。二是落实部门分工,做到齐抓共管。细化处室年级等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治理。三是落实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方式;明确我校相关岗位教职工(特别是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在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四是落实防治措施,做到防患未然。落实防范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五是落实处置程序,做到规范有度。学校要细化调查处理、判定严重程度和教育惩戒实施者、安抚保护欺凌受害者的具体流程和办法。六是落实长效机制,做到专业有效。要建立工作培训、考评、问责处理、依法治理等长效机制。

四、职责分工

1、学工处是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牵头处室,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制定完善防治和处置学生欺凌的各项措施、预案、制度规范和处置流程,调查处理严重的学生欺凌事件,及时与公安司法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法律帮助。

2、学工处、年级组负责扎实开展相关教育,指导、教育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增强法治意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工作。调查处理一般性学生欺凌事件、协助保卫处处理严重的学生欺凌事件。

3、教务处要依据相关规定,准确客观的将学生表现和处理结果及时上传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4、校办、教务处要及时将信件、电话、邮箱及网络投诉的内容反馈给相关处室年级。

5、教务处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研讨我校学生欺凌防治与处置专题培训内容,并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纳入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6、学工处要做好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委员会中学生代表的遴选工作,要求学生代表必须品行端正、是非分明。

7、学校法律顾问负责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以及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要求

1、各年级、处室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主要处室要协调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参与学生欺凌治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设立工作部门,明确任务责任、措施要求及工作流程,将欺凌纳入处罚规定等。要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工作机构、办公电话、方案措施等报上级单位备案。

2、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定期对各处室年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内容包括按要求开展欺凌防治教育活动、应急、处置操作熟练程度,在校规校纪中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开展培训、及时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等重点工作。

3、认真及时做好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总结,一方面围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总结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中带有启示性、经验性的做法;另一方面围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认真查找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与社会、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差距、不足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真正的根源,汲取教训,研究改进,推动我校防治学生欺凌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襄阳市第一中学

2018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