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6)班 汪文浩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高二(16)班“优秀小组”的组长汪文浩,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些小组建设的做法,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自高二以来,学校的小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班的小组建设也不甘落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趋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进步与成熟的必由之路。
在小组建设中,组长素质是关键。一个优秀的小组,组长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以身作则。组长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使组员信服。比如,我自己在上课时,告诫自己必须做到:认真听讲,不说话,不违纪,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与管理伙伴。2、理性,不感情用事。处理小组事务时,要做到公平,不主观臆断。每次组内座位调整时,我都会拿出几套方案,尽量避免两个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坐在一起,规避因关系好坏而成为同桌或相距甚远。3、乐于奉献。作为组长,要肯花时间、动脑筋为同学付出。3月月考后,我们组员一起认真分析了小组内的问题,制定了小组计划,帮助退步组员分析解决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问题,这些都为期中考试我们组取得巨大进步奠定了基础。4、关爱组员。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家庭,家人之间相互关爱才能使家庭和谐发展。为组员的《成长档案》买一个封皮,组员生病时帮他打杯水,运动后提醒组员加衣以免着凉,点滴小事就会让组员们倍感温暖。
其次,让每个组员积极参与到小组建设中。我班的小组分工明确,组长不在时,组内有副组长维持秩序,每位同学轮流当值周组长,记录每天组员加减分,认真填写《小组周志》,这样,每个组员都是班干部,每个组员都是主人翁,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团队负责,达到老师在不在,同学们都能认真学习,不违纪。尽管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有迟到、上课聊天这样的现象出现。为此,我们小组自创了《小组成员学习习惯量化考核分制度》,每人每周10分,分数一旦为负,便由组长通知家长,联合家长共同帮助组员改掉坏习惯。让人欣慰的是,从这学期初执行到现在,我们组到现在还没有一位组员被谈话呢。
再者,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力量。3月月考后,我小组编写了《致小组成员家长的一封信》,介绍了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发展计划,并承诺每周周六放学前将组员的一周表现通过“一周评语”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的热情支持。另外便是班级这个大家庭,每次月考之后,班主任都会将小组挑战分析和结果张贴出来,在班上形成了一股小组竞争的良好局面。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组斗志昂扬,各项分数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小组一定要有小组精神。小组在发展中失败和成功是常有之事,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就是我们组特有的“狼性”。所谓“狼性”,便是面对挑战,不怕失败,并且失败之后再去尝试。一旦成功,不骄躁,以平常心再追赶新的目标。3月考试中,我们组全班倒数第二,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放弃,我们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全组成员都取得了进步。
在交流结束之际,请允许我送给大家两句话:
第一句给组长:伙伴们跟你走,相当于把前程交付于你,你不可辜负伙伴的信任。
第二句给组员:选了这个组,就要为小组出一份力,不要想着坐享其成,小组能否取胜成功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你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