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路上,一中的明天会更好! ——记我校与育中方略合作后的首次集训活动

根据《襄阳一中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升级推进方案》规划,我校与济南育中方略教育集团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育中方略专家团队对我校教职工进行课改集中培训。12月4日至6日,我校开展了与育中方略合作后的首次集训活动。本次集训以技术植入为主要手段、以行动学习为主要方式,针对课堂流程、小组建设和导纲编制进行深入技术指导,着重于提高我校教师在以上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推进我校课堂模式建构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张雪主任将名师承诺书郑重交与李后兵校长亲自保管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集训工作,为了保障集训的顺利进行,科研处制订了《襄阳一中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升级首次集训方案》,并与12月1日上午10点,组织召开了集训动员会。会上,李后兵校长提出借专业研究机构助推我校课改登顶的顶层设想,李传绪副校长强调与育中方略的合作是我校对接新高考、打造品牌学校的契机,郭建忠副主任介绍了培训日程安排及各单位任务清单。


12月1日上午,召开集训动员大会

12月4日上午8点,育中方略专家团队一行五人,在集团课堂研究中心张雪主任的带领下莅临我校,开始了日程紧张、内容充实的培训工作。上午,培训专家通过参加我校的每周课改例会、与我校部分师生座谈交流、巡视高一高二年级的课堂教学,初步了解我校课改现状,诊断问题。


4日上午8点,培训专家团队参加我校每周课改例会


10点,培训专家与我校部分师生座谈交流

下午,专家们深入课堂进行调研,观摩我校数学组朱洁、英语组王静文、物理组江勇和地理组黄迎丹四位老师的“三环七步”研讨课,具体了解课堂流程、小组建设及导纲编制的实际操作情况及课堂管理情况,剖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4日下午,观摩“三环七步”研讨课

研讨课后,全体教师分为文科、理科、数学、外语四大组,分别由来自挥公实验中学的路旗、高春青、王满林、曾庆芳四位培训专家组织了一场关于“导纲优化”的行动学习。行动学习以四节研讨课的导纲为例,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师们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小结反馈,明确了我们的导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修正完善的方向与方法。


行动学习:导纲优化

4日晚上,在高一(6)、(19)和高二(3)、(13)班级教室,培训专家现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日晚自习,培训专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5日上午一、二节,在研讨课的基础上,经过培训专家的技术指导,我校四位老师使用修改后的导学提纲,汇报展示了与研讨课内容一致的反馈课,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5日上午,观摩提升反馈课

上午10点,潘慧庵一楼多媒体教室,在培训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举行了以九大教研组组长和各年级备课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鸿文一班的开班仪式。培训专家路旗老师主持了鸿文一班的首次行动学习:课堂量化评价表的制定。


行动学习:组建鸿文一班,制定课堂量化评价表

下午,学术报告厅,培训专家、挥公实验中学优秀班主任曾庆芳老师以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为例,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关于如何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专项技术培训。生动鲜活的事例,激情飞扬的演讲,曾老师向老师们诠释了什么叫做“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在《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培训结束。之后,张雪主任和李后兵校长分别代表培训方和学校对本次集训活动进行了小结。


5日下午,小组合作学习专项技术培训及集训小结

12月6日上午8点,张雪主任组织了名师工作室的行动学习,包括隆中名师、鸿文名师在内的17位襄阳一中名师,在共同探讨了名师的发展定位和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名师等问题之后,郑重地写下了“我的承诺”。


6日上午,行动学习:襄阳一中名师工作室成立

10点,就课改初期围绕改革构建开展的各项工作,张雪主任为我校中层以上的管理团队做了培训指导,明确规划了各部门的课改工作职责及工作路径。


管理团队培训:课改初期围绕改革构建开展的工作

截至12月6日中午,为期2天半的集训活动圆满结束。在5日下午的集训总结中,李后兵校长对全体一中人提出课改工作的下一步要求:其一,自主与外援,我校的课改以自主构建为主、以外援为辅,借助外援自主突破发展瓶颈;其二,内部与外部,学校内部的培训任务、外出培训任务及全员远程培训任务并重,都要做好做实;其三,形式与内容,不能为了形式做模式,在内容充实的前提下提倡形式活泼;其四,过程与结果,成绩源于实,把过程做实才能有好的结果。无论是课改工作,还是培训工作,只要处理好以上四个关系,襄阳一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培训专家与我校师生深入交流